随着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低龄化、重度化不断加深。研究表明,除了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等因素外,不良的教室照明环境,是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每天约有60%的时间待在教室,教室不仅是落实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主阵地”,更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中小学生每天有8~10小时的时间在教室学习,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每个学生至少在教室中度过15000个小时,这是他们身体、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当教室 采光和照明条件不足、光线过暗,时间一久,自然会使眼睛屈光系统产生变化,导致近视发生。
在当前的中小学照明改造项目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教室照明其实并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教室内课桌和黑板的平均照度低、严重频闪、眩光值偏高、存在蓝光等等,如果缺乏专业的照明设计,将会产生伤害学生视力健康、降低教学和学习效率等不良影响。
优质的教室照明环境要满足这六大标准:照度优、无眩光、显色指数高、无光频闪危害、色温适中、无蓝光危害。要以视觉健康舒适作为考虑的要点,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减少视觉疲劳。教室的灯有两种:教室灯跟黑板灯,教室灯专门照亮课桌,黑板灯专门照亮黑板。专业的教室照明设计要严格按照标准设置健康的灯光,根据教室内讲台教学区和学生座位区不同的照明要求,有针对性地安装灯具、均匀排列,灯具距课桌表面的悬挂高度要有一定的距离,灯源外要装有一层护眼灯罩,让每一个座位上的灯光都是护眼无眩光,光线柔和不刺眼的,保证不同天气、时段,桌面、黑板等器具表面的健康光照度,消除日光灯频繁闪动对视力造成的伤害。
同时教室光环境设计应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愉悦生活环境。自然光为教室空间带来很多健康益处,但是其照度稳定性差,进深方向衰减明显,也必须得到解决,因此教室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平衡设计成为了关键问题。
教室内的人工照明需对室外天然光环境进行响应,天然采光自主参数、有效采光度、年曝光量等动态采光指标和采光时序分析的方法,应引入到教室采光设计中,通过实时监测日光的变化,采用电动窗帘、遮阳百叶和电致变色玻璃等方式合理控制采光量, 避免窗口外眩光影响。基于室内采光系数随进深的衰减程度,通过灯具分组控制,自动调整室内照明的色温和照度等参数,保持教室照度水平的稳定,始终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区间内,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照明能源消耗。
关于教室照明环境的改造,除了人工照明,教室的自然采光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室内引入自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在视觉上更为舒适。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好的自然采光不仅可以创造出一个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
自然光线从学生座位左侧入射,避免形成手部阴影,单侧采光教室的采光窗和双侧采光教室的主采光窗应设在学生座位的左侧。为减少眩光,当教室南向为外走廊、北向为教室时,北向应为主采光面,同时将南向的阳光引入教室。室内外窗口区域应采用多种形式的遮阳,减少近窗处的强烈眩光。教室遮阳设计应特别关注细节,例如:百叶窗遮阳的室内会形成明暗条纹光影图案, 可能造成视觉压力,形成不良刺激,影响学生学习。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